個人履歷
王堅,孟珙部將。
生卒:1198—1264
描述:南宋末抗蒙名將
籍貫:鄧州彭橋人
嘉熙三年(1239),蒙古軍在漢水支流浙水岸邊的順陽鎮(今河南淅川南)聚集造船用的木材,準備造船順水而下,進攻已被孟珙收復的襄陽、樊城。孟珙分兵出擊,以吸引蒙古軍主力。同時派王堅率小部隊,隱蔽前往順陽,燒毀了蒙古軍堆集的造船木材。次年二月,孟珙出任四川宣撫使兼夔州(今重慶奉節)知州,王堅從此入川。
淳祐十二年(1252)正月,已是武功大夫的王堅,因在收復興元(今陝西漢中)的戰役中立功,升領團練使。
寶祐二年(1254)六月,王堅和曹世雄等在合州(今重慶合川)、廣安(今屬四川)等地禦敵有功。七月,王堅升任興元府諸軍都統制兼合州知州(州治已移駐釣魚城),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其時,興元都統司已移駐合州城。
![王堅](/img/6/55c/nBnauM3XzgTM5YDOyMzMyIjMxITM4MDNzYTMwADMwAzMxAzLzM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開慶元年(1259)二月,蒙哥率軍圍攻釣魚城。在王堅的率領下,從二月到五月,多次擊退蒙古攻城銳卒。六月,又擊退攻占外城馬軍寨的蒙古軍。蒙古先鋒大將汪德臣被擊傷而亡。七月,蒙哥親自督戰,亦被擊傷,死於軍中。蒙哥大汗縱橫歐亞,用兵如神,歐洲人稱其為“上帝的神鞭”,最後死在王堅的手裡。蒙古軍遂撤圍而去(見釣魚城之戰)。九月,宋加封王堅為寧遠軍節度使,仍守合州。
景定元年(1260)四月,王堅被召入朝,升任侍衛步軍司都統制。次年.五月,又升領左金吾衛上將軍、湖北安撫使兼江陵知府。
景定四年三月,由於受到奸相賈似道的排擠,王堅又改任和州(今安徽和縣)知州兼管內安使。景定五年三月,王堅因受賈似道疑忌,抑鬱病卒。死後謚忠壯。
歷史背景---釣魚城之戰
南宋寶祐六年至開慶元年(蒙古蒙哥汗八年至九年,1258年—1259年),在蒙哥攻宋之戰中,宋將王堅及副將張珏扼守釣魚城(今四川合川東釣魚山上),抵抗蒙古軍進攻的著名要塞防禦戰。
![王堅](/img/f/362/nBnauM3X1ATM5cDNxEzMyIjMxITM4MDNzYTMwADMwAzMxAzLxMzL3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王堅](/img/3/ab7/nBnauM3X0YjN4IjM1EzMyIjMxITM4MDNzYTMwADMwAzMxAzLxMzL2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歷史評價
此戰,是中國戰爭史上著名的防禦戰,釣魚城軍民憑藉有利地形,築城設防,屯糧掘井,保境練兵,機動靈活,頑強抗擊,取得了擊敗蒙古騎兵的重大勝利,釣魚城作為山城防禦體系的典型代表,在冷兵器時代,充分顯示了其防禦作用,其經驗對當時和後世防禦作戰都有較大的影響。蒙哥汗敗亡後,釣魚城又頂住了蒙軍無數次的進攻,直至1279年守將王立開城投降,釣魚城才落入蒙古之手。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古代戰爭館特意製作了釣魚城古戰場的沙盤模型,以展示其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的重要地位。
王安節
王安節(?—1275),王堅之子。“少從其父守合州有功”入官。王安節為度宗朝東南第七副將。德祐元年(元至元十二年,1275)正月,王安節駐軍江陵。二月,賈似道兵潰丁家洲(今安徽銅陵北長江中),沿江諸州縣相繼失陷,王安節奔回臨安,改任浙西添差兵馬副都監。三月,常州(今屬江蘇)、平江府(今江蘇蘇州)降元,王安節收潰軍入平江,並與張世傑部屬合擊元軍。都統制劉師勇收復常州後,即派王安節、張詹前往常州,與知州姚訔、通判陳炤等一起守常州,阻擊東進的元軍,前後達數月之久。十一月,元丞相伯顏親至常州,在招降被拒絕後,親自督戰。文天祥所派的尹玉、麻士龍援軍,血戰陣亡。常州在外援斷絕的情況下,仍然堅決抗擊數十倍的
個人榮譽
蒙哥大汗縱橫歐亞,用兵如神,歐洲人稱其為“上帝的神鞭”,最後死在王堅的手裡。
宋朝著名歷史人物
2013年7月份,黃曉明版的《精忠岳飛》開播,展現了南宋時期一個個的英雄人物。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時代,戰亂催生了眾多的善戰武將和文人墨客。 | |
皇帝 | 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神宗、宋徽宗、宋高宗、宋孝宗 |
武將 | 潘美、石守信、曹彬、楊業、狄青、岳飛、韓世宗、李綱、楊業、尹繼倫、楊延昭、種世衡、宗澤、王彥[南宋將領]、岳李寶、孟珙、余玠、王堅[南宋名將] |
文臣 | 趙普[宋朝]、寇準、韓奇、范仲淹、包拯、王安石、司馬光、富弼、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宋朝] |
奸臣 | 王欽若、蔡京、秦儈、賈似道、史彌遠 |
書畫家 | 王筌、徐熙、張擇端、蘇軾、黃庭堅、米芾、李成、范寬、郭禧 |
哲學家 | 王安石、周敦頤、程頤、程顥、張載[北宋哲學家]、朱熹、陸九淵、陳亮[南宋哲學家]、葉適 |
科學家 | 沈括、畢升 |